失地农民“转身”电焊工 |
|
来自网络- |
2015-02-27 08:52 |
|
|
春寒料峭,但在施甸县甸阳镇张家村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气氛,在这里,甸阳镇举办了今年首期职业技能培训的电焊工班结业典礼,原定计划培训100人,结果一开班,报名的人蜂拥而至, 200多人涌入位于城郊的张家村要求学技能,火爆到让组织者出乎意料,不断增加培训班次满足他们的需求。今年,甸阳镇以提高辖区失地农民职业技能为切入点助推创业就业的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甸阳镇地处施甸县中心城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失地农民,如何转化失地农民创业就业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调研,该镇发现,辖区内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有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缺少技能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有市场需求的企业找不到适合岗位的工人,另一方面,想创业的失地农民受阻于技能、信息等因素。导致了失地农民创业就业渠道不畅。针对这个情况,该镇决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市场适应能力,从而推动创业和就业。甸阳镇技能培训应对市场的需要,设置了电焊工、家政、种植、养殖等专业,电焊工作为第一期技能培训于2015年1月9日开班,培训时间为一个月,内容为实践电焊技能、安全知识、职业操守、相关就业知识等。由于宣传到位,动员有力,失地农民积极主动报名,2月9日,第一期电焊工培训班的208人全体学员全部通过考试,取得圆满成果。 结业典礼上,就业导师分析,按行业预测,经过培训,掌握电焊工技术的失地农民,按市、县行业需求,可以做到基本就地就业创业,而且收入将会从每月的3000元左右提高到每月4500以上。失地农民老张兴奋的说,现在要本子有电焊工证,要技术有技术,这不,前几天就有老板预定我到他那上班了。 甸阳镇大力推进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不仅促进创业就业,而且提高了他们收入,解决了失地农民问题取得初步实效。 | |
本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为:普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作者”,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作者:普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 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