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员的心愿 |
|
来自网络- |
2015-01-28 15:39 |
|
|
放下扫帚来开省人代会,1月26日,济南大地机械化保洁有限公司保洁员、48岁的马洪亮代表这天不用凌晨三点半起床了。本次人代会,他带来的建议是,希望能给保洁员一间歇脚的小屋,冬天能避避风,取个暖,喝口热水。 马洪亮的保洁区域是济南市纬二路从经三路至经五路一段的西侧辅道,正是人来人往的大观园一带。500米的保洁区域内有商店,有餐厅,也有银行网点,但马洪亮不好意思进去。“这个地段寸土寸金,人家租房子做买卖不容易。咱穿着这身保洁服进去,怕影响人家的生意。”他操着济宁口音憨厚地说。 每天凌晨3:30,马洪亮起床,从二环北路的公租房骑电动三轮走7公里,来到作业区。4:15到岗,4:30点名,布置一下任务、强调一下安全之后,清扫开始。6:30,城市刚刚醒来,头一遍清扫已经完成了。 500米的马路,马洪亮拿着扫帚、簸箕、夹子、小桶,一天不知要往返多少个来回。他说,天热时还好办,可以在树下站一站;最难过的是冬天,一遍扫下来,全身是汗,秋衣秋裤都湿透了。汗一下去,全身冰凉冰凉的,冷风一吹,很容易感冒。“我今年48岁,在班里20多名保洁员中算是年轻的,每年冬天都要感冒好几次,年龄大的更扛不住。”他说。 中午11:30到13:30是吃饭时间,本来可以坐下来歇一会儿,但马洪亮从来都是吃两个包子就拿起扫帚,因为“不活动更冷”。 听说淄博张店区近年来给环卫工人建起了几十处“环卫之家”,马洪亮和工友们很羡慕,也挺受鼓舞。从新闻上看,这些“爱心小屋”有水有电,政府给装上空调,配上饮水机、微波炉,也有的是好心人捐赠的,让清洁工能避避风、喝口热水、吃口热饭。马洪亮说,他要把大家的呼声带到“两会”上来,希望更多的城市能给保洁员这样一个温馨的小空间,让他们歇歇脚,消消汗。 “如果没地方新建,也可以利用原来的公厕、垃圾中转站改造改造,哪怕租几间老小区的储物间也行。并不一定在主干道路两边,在背街小巷也行。”他说,“只要能歇歇脚。至于工作,有标准、有监督,我们不会耽误干活的。保洁员健健康康,城市才能打扫得更美!” | |
本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为:普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作者”,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作者:普工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 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